正因为恵帝的制度有例可循,所以先帝复用皇商之制时启用的也是恵帝时期的那一套办法,只不过他知道皇商不用已经久矣,所以前几年只是委任,有三年的“考核期”,其中所的“保金”更是数额巨大。 后来刘凌即位,委任再延,如今算来,最初的一批“委任皇商”已经到了“委任”期的时候,若不是如此,黄家也不会下这大血本,直接捐给朝廷八万石粮食。 这可不比以前,现在到处都是缺粮的时候,八万石可不是小数目! “所以,你觉得是构陷?” 刘凌皱起眉头。 “小人不能肯定,但事关重大,多查一查也是好的。商人难为,尤其黄本厚名声不坏,若中了人的计策寒了忠良之心,岂不是憾事?” 王七回答的很是慎重。 “也许并非构陷,只是恰巧揭了出来。” 但凡世人,总觉得为富必定不仁,就算是施了些恩惠,也是假仁假义,或是另有所图,恵帝、刘未、刘凌会用皇商,已经算是开明的君王,可若说对商人的印象有什么改变,却是不然。 可王七不同,王七从小生活在巨贾之家,见过家人当年富甲天下却战战兢兢度,即便是送姐姐入也不敢大张旗鼓地带东西进去,反倒是费尽心思打造了一堆可以隐匿财帛的物件,就是怕家中的金钱让姐姐招祸。 商人赚得多,跌的也快,黄本厚家能富四代,必定不会比王家眼界差多少,所以王七直觉才觉得有可能是构陷。 可能做粮草生意的,必定背后有强有力的靠山,黄家这么多年来顺风顺水,若说曾经有方家在背后撑也不是没有可能,王七不敢将话说的太死。 刘凌又问了王七几个关于黄家的问题,知道了自己想要知道的,便和她说道:“朕之前已经请了王太妃到前面来,你去小书房等会儿,见见王太妃吧。她很是想念家人,应当是想要出去了,你和她聊聊,若是你那可去,便给她一个准信,免得她患得患失……” 王七没想到皇帝竟然会说这个,顿时愣住,之后陷入狂喜。 “陛下,陛下厚德!”她如今已经年过四十,可依旧动地跪倒在地,给刘凌磕了好几个响头。 “家姐一生命运多舛,小人蒙陛下深恩,在外面也算挣的诺大家产,可却没让家姐享过福,如今陛下愿意放家姐出,王家必铭记陛下的大恩大德,后为国效力……” “好了好了,朕不是要听你这些才让你去见王太妃的。”刘凌哭笑不得地打断了她的一番话。 “朕小时候才是受了王太妃的深恩,如不是她散尽家底让朕吃穿暖,朕现在恐怕都已经饿死了。你毕竟是男人打扮,去后不方便,也不宜在中久留,速去速回,别把时间浪费在朕这吧!” “是,小人这就去!” 王七爬起身,抹了抹眼泪,退身出殿,很快就没了脚步之声。 刘凌立在殿中,一声长叹。 “是另有隐情,还是真的有谋反之心?” *** 梁州府。 “是另有隐情,还是真的有谋反之心?” 戴执看着手中青州所谓的“受灾商人”所录的“证词”,不由得喃喃自语。 照理来说,他是奉命灭蝗的官员,这种事情归不得他管,可如今这“无为教”似乎发展的很快,如果不断了其背后扶持的本,任由他们这么发展下去,怕是到处都是阻力,灭蝗之路更加艰难。 他是“御使”,有“便宜行事”之权,若置之不理,在陛下面前也难留下什么好印象了。 只是如今田匡一心一意去采买鸭鹅,试验陛下所说的“以物灭物”之法,其余的官员大多是年轻干的官员,干劲有余,城府经验不足,真要拿来用,戴执自己也不放心。 他想了一会儿,命人去将此地的主簿江令召来。 说起江令,居然还是他那亲家、已故江相的远房族人,若轮起辈分,和他儿子刚定下亲事的江家女乃是同辈,只是不同支罢了。 这江令也是得过功名的正儿八经读书人,原本得了家中族叔的照拂谋个县令并不为过,只是他寡母子执拗,不愿意儿子仰人鼻息得人恩惠,只让他自己凭本事去谋官,可他出仕的时候正是吏部权柄最盛之时,一没走门路二没有财帛动人,江令能谋到什么好缺可想而知。 能得个官职,都是吏部看在他姓江的面子上,不愿做的太过。 他混了这么多年爬到主簿之位,辅佐梁州刺史参机要、领府事,也有一部分是占了姓“江”的好处,毕竟梁州周边的豫州、雍州都有江家子弟任地方官员,来往也多有方便。 后来江家大员因江公之死齐齐丁忧,这江令并非直系,不在五服之内,倒没有丁忧回去,只是没了种种关系,梁州刺史没了忌惮,用起他来几乎像是在用管家,所以他才三十多岁正当壮年的年纪,两鬓竟因心有了斑白,皮肤也晒得漆黑糙,没有当年“少年得意”时的神采。 可也因为如此,说起梁州地方上的事情,江令劳心劳力最是了解,这消息又是江令探来,自然问他最是方便。 听到戴执问起此时,江令也不敢怠慢,小心回答:“这件事,若真论起来,还真不是下官查到的,而是刺史身边另一位主簿余主簿无意中所说,只是下官当时记在了心上,事后又去探了那几个青州的民,得知他们的身份确实是青州的粮商无误,才让他们录了口供,以免后又有抵赖。” “那时,青州大量灾民涌入,余主簿负责安置灾民,下官负责筹措赈灾之物,但凡在梁州有关系或自身有些家底的,都不愿意被安置在城外……” 他仔细回想了:“那几个青州商人便是自身还有些家底的,也不知怎么寻上了余主簿的关系,入了城被安置,有一余主簿和下官吃酒,说起那几个民说,当时曾有打着粮商名号的人来青州收粮卖粮,在田地里绕了许久,怕是那时候已经看出地底有虫卵或是跳蝻,只是没提,如果那时候提了,也许没有这么大的灾祸。” 戴执不知其中还有这样的原委,点了点头,心中更有了其他想法。 “余主簿说起这事只是当个新鲜,毕竟蝗灾都已经发生了,青州也早就被蝗虫啃得不成样,下官心里却总放不下此事,后来又借‘赈灾’的事情立了立威,和他们搭上了话……” 江令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戴执也笑笑。 这种官场上的手段,无非就是敲诈和示好并行,大家都心照不宣。 “他们自己便是做粮商生意的,那时候青州赤地千里,他们有意走别地粮商的路子离开青州,还特意去拜访过,结果一看,这家粮商派来的管事不是别人,竟是鼎鼎有名的黄家粮行在外的一位小管事,当年他们在湖州拜见黄本厚时,曾有一面之缘。” 江令叹了口气。 “下官对黄家也有所耳闻,心中实在不相信这事,便慢慢去查黄家历年来在青州、梁州收粮的情况,才发现黄家在青州从来只售粮,极少收粮,在梁州也是如此。” “售粮价格也是极低,似是平抑物价,可有近半,却进了几个固定的粮行里。这几家固定粮行的掌柜……” “如今是无为教最有势力的信徒。” ☆、第236章 算计?圈套? 湖州,黄宅。 黄本厚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却没有想到来的这么快,他原以为安全了,毕竟方家早已经垮台,却没想到这位居然还在,依旧魂不散。 “你到底要什么?钱?人?” 黄本厚依旧是一副老实巴的样子,像是个被恶地主讨债的可怜佃户一般着手。 “咳咳,我不要钱,咳咳,也不要粮,我要你黄家皇商的资格。”坐在影之处的男人一直在咳嗽,几乎要把肺都咳出来了。 听到那男人的话,黄本厚立刻变了脸,不过他毕竟不是愣头青,很是能沉得住气,依旧好声好气地说着:“方大公子,这皇商的资格给您,您也是要了没用,更何况皇商的资格给谁,也不是鄙人能说的算的啊……” 被称作“方大公子”的,正是当时和其父意见有所分歧愤而出走的方家长子方嘉。 “我方家虽已落败,但好歹也是仕宦人家,咳咳,怎会去经商?”方嘉似笑非笑,语气中颇有嘲讽之意。 黄本厚活了大半辈子,不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言论了,听完后脸皮子都没动一下,只是心中如何想,却没人知道。 而方嘉一夕之间家破人亡举族皆灭,情已经和之前大为不同。 他是方家可谓看的最明白的人,方家走到今天这一步早已经是早有预料,可以说其父开始生出私心的时候,方嘉就已经开始为家人寻找退路。 如今方家已败,他又拖着个破败的身子四处奔走布置,越发显得不足一提,他手中捏着黄家的把柄,却要一改往温和的子,否则就要被人看清了去,他知道自己对商人的鄙夷可能会引起黄本厚的不快,但他若是客气了,这时候就要被当做软弱可欺了。 方嘉果然将黄本厚的格猜的一清二楚,见方家公子依旧持着世家子弟的高傲,而且一副留有后手的样子,黄本厚却越发“通情达理”起来:“方大公子既然看不上区区的皇商之位,又何来要资格一说?” “我要你黄家推荐子弟入国子监的监生资格。”方嘉笑着说,“后皇帝如果再选妃,皇商之女应可入选,这资格,我也要了。” “你!” 饶是黄本厚城府极深,这一下却动了真怒,心中已经起了杀意。 这么商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甚至不惜倾家产往皇帝身边凑,为的就是改换门楣,能够从“商”这一阶层跨到“仕”这个阶层。而现在毕竟已经不是恵帝时期了,商人得到赐爵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他们挤破头要的,无非也就是一个国子监入仕的资格,和一个可以参加中选妃的资格。 挑选家中优秀的子弟,享受家中所有的资源,进入国子监读书,广结人脉,直入殿试,继而出仕,在宦海中沉浮扎扎实实的进入登云路,这是上策。 唯有这样,才是真正的换血。 除此之外,将家中教养良好、谈吐相貌俱佳的嫡女送入中参加选妃,哪怕只是个份位低的妃嫔,一旦入了,商家便能变“国戚”,即便没有功名,那些官家也不敢招惹,也算是一步登天。 如果恰巧诞下龙嗣,这脚步就更是踩稳了。 这方嘉上嘴下嘴一搭,就要将他们黄家经营了这么久所谋求的东西拿去,任谁也不能忍。 “方大公子,当初我们虽然和贵府情不浅,但那时候方老大人乃是吏部尚书,鄙人作为区区一介商人,时时孝敬也是寻常,就算做的有哪里不对,那也是以前的事情了,方大公子这样步步紧,怕是不大好吧?” 黄本厚尽力克制,可身子还是微不可见地颤了颤。 方嘉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椅背上摩挲着,笑着道:“黄大善人说的没错,昔年我家还在京中时,如您这样的商人来孝敬的也不知有多少,可如您这样年年以官仓之粮倒买倒卖的,又有几人呢?如您这样以粮放贷的,又有几人?” “我黄家在恵帝之时,本就是经营官仓的!”黄本厚声音渐高,“鄙人从未让官仓亏空过一斗一升,向来是超数奉还,方大公子的话,实在是言重了!” “唔,就是不知道皇帝会不会觉得在下的话也是严重了。听说方祥的人都已经被俘押解进京了,要是有一两个方家的心腹没受住严刑供,说了不该说的话,那可真是难办……呼,呼……” 方嘉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破败的身子让他上气不接下气,即便是如此艰难,他还强忍着理顺了自己的气息,继续说着。 “更何况青州旱灾,黄家出面售粮,明明已经探知将有蝗灾,却隐瞒不报,其后更是暗地里资助无为教的教徒妖言惑众,咳咳,咳咳,如今蝗灾四起,粮食紧缺,皇帝已经下了几次罪己诏了,这次恐怕也要找几个人做那替罪羊,再下罪己诏必定民心惶惶……” 方嘉每说一句,黄本厚的脸就白上几分。 “阁下觉得黄家这肥,够不够解一次蝗灾之围的?” 方家重重地结束了自己的威胁。 “什么青州蝗灾隐瞒不报,什么无为教教徒,简直是一派……” 黄本厚正准备痛斥这无稽之谈,脑子里却有什么一闪而过,一下子顿住,失声道: “老十三!去青州卖粮,回程路上遭遇山匪而死的老十三,是你们做的!” “我从不杀人,也不指使谁杀人。” 方嘉摇了摇头。 “我只是散出消息,那商队里有粮食,很多很多的粮食而已。” 杀人灭口,是为了什么? 黄本厚脸上冷汗淋漓。 青州旱灾,土地颗粒无收,又遇见兵祸连连,男丁或被方抓去当叛军,或是拖家带口逃命,田地直接废弃毫无出产,许多老幼妇孺饿死,甚至还传出青州已经有将老弱妇孺的人用来充饥的事情。 那时候黄本厚只是本着“善事反正是要做,再多做点也没什么”的想法,接了朝中的劝善本,派了手下在北方买卖的黄十三去散米,因怕灾民哄抢,故用了“售米”的名头,其实米价甚。 但那趟实在不太顺利,青州在北方,本来就容易出彪悍之人,那边又是灾又是的,除了十三谁也不愿意去,黄本厚已经让他带足了人马,可回来时候还是出了事,那一趟只回来几个护送粮队的趟子手,其余人等早已经被土匪给杀了。 他命人厚葬了黄十三,后来哪怕朝中许诺再多的好处,他也不再往北方运粮,黄十三还是他爹时候就给他培养的心腹,谁能想到死的如此憋屈。 可现在看来…… 黄十三又不是傻子,那边的如同地狱一般,他为何要自动请缨? 除非……XIap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