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大臣,大约也都看出了他的心思,就连浑浑噩噩的司马曜也是一样。 群臣可以议论,可以争斗,但是最后的主意,还得司马家的皇帝来定。 司马曜沉 片刻,终于开口:“刘裕、檀凭之二将,就到王敬文手下充任左右卫帅,二将骁勇善战,忠于晋室,朕相信你们,一定会尽心尽力护卫建康 安全。” 算来算去,司马曜也当了十年皇帝了,一点点漂亮话,他还是会讲的。可惜的是,摇摇 坠的大晋朝,对文臣武将的 引力已经急剧下降之中。 在王谧的带领下,群臣合为两股,恭恭敬敬的给司马曜唱了几句赞歌,虽说态度恭谨,但是,大臣们心里都很清楚,这不过是做做样子,并不包含一点真情实 。 到了司马曜当政的这个年月,对于恢复中原等等宏图大愿,朝廷上的这些大臣,基本上都已经没有了进取心。 那不过是一个空泛的口号,是为了维护江左晋廷的合法 的。 几大世家真正在意的是巩固自家的利益,并且看准时机,捞取更多的利益。 除此之外,别无想法。 而对于司马家来说,更大的危机,或许还不在朝堂之上,而是在更加遥远的战场之上。 你且看看表情毫无变化的刘裕以及呆若木 的檀凭之便能猜想到一二。 武将们效忠的人,早就已经不是大晋朝的正牌皇帝司马曜,而是一个个对他们有知遇之恩的高级将领。 司马曜对他们的提携,恩赏,对他们的触动,可谓是微乎其微。 在王谧的调停之下,一件麻烦事,终于以比较体面的方式收场,真可谓是可喜可贺。 然而,纷争解决了,司马曜也 意的关闭了殿门,王谧的危机却还没有解除。 这边厢,元宝代表司马曜,甫一宣布退朝,王谧便拉着几位好友,连忙跑出了大殿,速度之快,竟让人误以为他是 急一般。 他当然不是 急,他是知晓得罪了人,不想在此地久留而已。 刘裕等人不明就里,只知道一味的跟着他,却并不知晓他为何如此。 好在几人年轻力壮,腿脚还是很快的! 很快就冲出了大臣们的包围圈,跑到了最前面。 “太好了!” “终于出来了!” “蒜子,你跟紧些!别掉队!” 沈蒜子乐呵呵道:“你放心,有寄奴他们,误不了事!” 此言不虚,几人也算是在襄 战场共过生死的,刘裕他们还能认不出沈蒜子的本来面貌? 自然知晓她是女儿身,腿脚慢些,故而,一直拉扯着他,拼命往前跑。 有他们两位壮汉加持,沈蒜子发现,她甚至都不必用力,就可以小跑一样。 简直是如虎 翼! 刘裕他们也不觉得自己带着一个多大的累赘,对于他们来说,拎着沈蒜子,和拎着小 也没有什么区别。 第613章 王国宝那厮,不是好人 “稚远!” “你等等!” 谢安的声音,穿透空气,径直向着王谧袭来,他脚下一顿,暗叫了一声糟。 啧啧…… 正所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怎的忘了,人家老谢也是有嘴巴的,人家德高望重,叫你一声,你敢不停下吗? 果然,也只能缓缓转过身来,亮出一个假笑。 王谧停步,刘裕他们却陷入了选择困境。 怎么办? 我们两兄弟是跟着,还是不跟着? 王谧也很发愁,谢安叫住他,肯定是要发难的,但是,谢安所言及之事,必定和朝堂政治有关。 这些朝堂内幕,现在还不适宜全都告诉刘裕,甚至是,他一无所知最好。 “二位将军,老夫有话要对女婿说,可否回避一下?” 王谧闻言一愣,没想到,关键时刻,竟然还是谢老头帮了他的忙! 谢安发话,两人不敢不从,转身便走,顺便还把沈蒜子也带走了,在建康 的小道上,现在只剩下了谢安和王谧两人。 当然了,在他们视线之外,不远处的一株桐树下,沈蒜子狡黠的眼睛也 了出来。 这般看热闹的大好机会,她怎能放弃? 刘裕他们要走就走好了,反正他们两个是没办法做她沈蒜子的主的! 况且,刘裕这里也动了个心眼。 稚远他们究竟要谈什么? 看起来谢安并不想让京口来的两位兄弟知道,但是,身为王稚远的近臣,刘裕自认为,他还是很有知道的必要。 其中会不会有关于北府建设的话题,甚至是和他刘裕有关的? 留着沈蒜子在这里偷听,将来,总是多一个消息来源。 你看,刘裕和檀凭之的区别就在此处了,同样的事,若是檀凭之遭遇上,他才不会费脑筋去仔细想想,拍拍 股就走了。 然而,刘裕就绝对不会这样天真。 建康城这般的龙潭虎 ,不多多为自己筹谋,如何能成? 不过,可以放心的是,现在的刘裕,所思所想不过还是限制在做好王谧的属下,为他谋划的范围内。 那个什么自立的神话,还八字没有一撇呢! 谢安这边,为了拦住王谧,已经屈尊从胡 小轿上走了下来,可谓非常给面子了。 王谧随着他一起来到了建康 外围的凉风亭中,其实,原本也不必避讳着旁人。 现在谁人不知王谧是他谢安的孙女婿,两人之间的亲密程度,无人能敌,说些悄悄话,实属正常。 别人就是好奇,也没有偷听的想法,更何况,谢安的身边还围 了他的各种小厮,书童,看似悠闲,实则都在监视。 朝臣宦官的各种异动,绝对不会瞒过他们的眼睛。 两人落座,谢安皱着眉头,面 不悦。 王谧心里咯噔一下,这个老头子,变脸也太快了! 刚才在朝堂之上,都没看到他 出这般不 的神 ,看来,老谢对于他刚才的表现,十分不 呐! 王谧做出一副无奈状,那怎么办? 他拍拍 脯,完全是问心无愧,管他谢安怎么想呢? “稚远,刚才在陛下面前,你为何频频反对老夫?” “你明明知道,老夫最痛恨的人,就是那恶人王国宝,为何还要应和他!” 谢安愤愤不平,王谧也终于意识到,最令谢安难以接受的,竟然是她有意无意的赞同了王国宝的建议。 虽然谢安尽量将真实的用意隐藏的好好的,但是王谧还是一眼看出,这些针对王国宝的愤怒,都是表象而已。 没能达成让宝贝儿子占领江州重镇,这才是让他最为耿耿于怀的。 清楚了谢安发难的关键,王谧便欣然一笑:“谢公,过程并不重要,结果才最重要,不是吗?” 谢安深 了口气,很是不解。 “你这是什么意思?” “嘱咐老夫见好就收吗?” 王谧眨了眨眼睛,有点尴尬,意思当然还是那个意思,但是,他怎么能说实话。 老谢在气头上呢! 他可不是王国宝那种会火上浇油的人才。 “当然不是了,谢公误会了!” “晚辈是说,相比谢琰,桓石民是更好的人选,不是吗?” “谢公想想,自从襄 大胜以来,那谯郡桓氏的人,尤其是领头人桓冲,几乎是没有一件顺心的事。” 王谧掰开手指头,提到谯郡桓氏,谢安的怒火才平息下来一些,终于可以认真听一听王谧的狡辩了。 “晚辈就是从襄 战场上下来的,平心而论,这次桓将军的表现确实很出 ,胆气十足,亦有谋略,他虽然年纪不轻了,但依然很努力,这些都是晚辈看在眼里的。” “晚辈并没有替他说话的意思,但是,自襄 一战过后,北府兵便撤离回到了京口,新野郡则丢给了桓将军。” “要是搁在以往,桓将军是必定不能夺下新野的,说不定打马回襄 固守,也没什么稀奇。” “如果桓将军那样做,朝廷又将怎样处置?” 解释就解释,不知为何,拐来拐去,王谧居然还质问起谢安来了,这让老谢很不适应。 他大概能明白王谧的所指,却并不承认这中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也不会怎样,桓冲几次都不能夺回襄 城,朝廷不是一样无所作为。” 你看,说的就是了。 王谧点点头,顺着说下去:“所以,这一次桓将军能够振作,一举夺下新野城,不能不说是大功一件。” “谢公执掌朝政以来,一向是赏罚分明,晚辈以为,成功夺取了新野城的桓将军,也在期盼着朝廷的恩赏。” 赏罚分明? 谢安眉头一抖,老夫什么时候有这样的特长了? 老夫怎么没发现?XIAp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