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晋的局势多好啊! 简直是形势一片大好! 虽说死了个皇帝吧,但是北方氐秦那边也混 的很,听说好像也是国主出了什么问题。 虽然现在还没有正式的消息传出来,但是,大晋这边也有了一些判断, 据王谧他们从南 带回来的消息,以及杨定的推测,大约,苻坚也因境内战 死于非命。 当然了,苻坚是死是活并没有人关心,大晋这边最关心的,只是氐秦还有没有底气到晋土来袭扰。 不要小看它,这个问题非常关键! 按照常理,大晋这边出现了国丧,氐秦不可能无所作为,一定会趁 袭击。 这帮氐秦恶畜,他们可不是什么体面人,更不可能学习什么邻国新丧,避让三个月不起争端这样的规矩。 人家 本就不讲究这个! 但是,这一次,氐秦却毫无动作。 这不是很奇怪吗? 这肯定是出了问题! 第725章 太后不好当 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氐秦的好几个江北的重镇都已经被晋军夺了回去。 这要是放在以往,以苻坚那个冲动易怒的脾气,早就跳起来冲到江边与晋军决一死战了! 但是你看,现在什么都没有。 晋军休养生息,建康城内,虽然不幸发生了国丧,但是,这里的整体状态还是歌舞升平,一派繁荣盛世的样子。 可以说,晋军的节节胜利,给身在后方的晋人,尤其是建康城的百姓打上了十足的 血。 可以说,自从大晋南渡以来,这半年是建康城百姓过的最舒心的 子。 于是,没有人有那个动力去追究氐秦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也没有人愿意去把事情往危险复杂的层面去想。 所幸,氐秦真的没有动作。 这不是天赐良机是什么? 难得的休养生息准备再战的机会,若是让司马道子这厮给搞 了,那大晋的江山就真的要葬送了。 而司马道子这厮,从来都是只考虑自己,绝对不想别人,他才不会认为是因为自己的无能愚蠢才把大晋搞 的。 他只会怨天尤人,要么就是把锅推给各位大臣,正是预见到了自己的下场,这个朝廷之上才会没有大臣愿意与他合作。 谁还不想继续安稳生活了? 难能可贵的这一段平静的 子,要是被司马道子这小子毁了,众臣绑起来也要把他碎尸万段! 这件事,没商量! 外 都已经平定了,要是再因为毫无意义的争斗内耗,这也太傻了,而众臣也很清楚,那些劝说的话,司马道子是绝对听不进去的。 那怎么办? 只能想尽办法,先把司马道子这罪恶的小火苗掐在未繎之前了! 热这个时候,大家能够指望的,只有一个人! 王恭! 只有他! 他是众臣的主心骨,他是大晋的良心! “众位别急,只要我们稳住心神,不为琅琊王所动,我想他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你说的容易,琅琊王身边还有天师道的孙泰,那厮可从来都是个 谋作 的人物,有这样的人天天在大王身边呆着,我们这个朝廷就别想安静下来。” “天师道在地方上力量广泛,一旦让他们抓住把柄,走到我们前面去,后果是不堪设想。” 与宽和的王珣不同,郗恢可是个急脾气。 要打就打,要杀就杀,能不能来个痛快点的! 磨磨蹭蹭,真是让人火冒三丈。 别人都急的火上房了,王阿宁本人却还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让人不 怀疑,他是不是有什么秘密武器还没有使出来。 “众位莫急,只要琅琊王还能在建康城好好呆着,我们就可以放心,至于地方上的事,还请诸位相信,我早已有安排,不会让琅琊王得逞的。” 他能不能行啊! 看着有点悬。 不过嘛,皇帝都已经推举上去了,太后的位置也坐稳了,整个朝廷都快是他太原王氏说了算了,别人还跟着瞎 什么心。 大晋朝廷就是有这一点优良传统,对于朝政,从内到外,从上到下都透着谁行谁上,能者多劳的原则。 你看,长久以来,大晋朝廷就被几大世家的子弟联手把持,不管是政事还是军事,那些高级的官职几乎都被世家子弟占据,而这样的情况,竟然还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长此以往,在大晋就形成了这样一种风气,普通的士族,以至于那些皂吏出身的人, 本就没有当官食禄的愿望。 既然你们世家子弟行,那就全都 给你们来做吧,至于大晋的国运如何,是否昌盛,跟他们没有多少关系。 你且看看大晋朝廷上的这些大臣就知道了,他们的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就能反映大晋普通百姓的想法。 大晋既然是投胎定终身,我们这些人也没有这个技术,不如几大世家的子弟开局就有助力。 那怎么办? 一闭眼一撒手,就全都扔给你们几大世家吧! 原本,袁悦之这几个人还算是有点奋斗目标,敢于折腾的,在同样不受圈子待见的世家子弟王国宝的带领下,这些人是准备扑腾一下的,怎奈的,这样的好时光还没过几天,王国宝就先行舍弃兄弟们,钻到地下去了。 被撂在人间的这几个可怜的娃,迅速调转船头,跑到王恭的身后去了。 以往嘛,他们追求的也只是背靠大树好乘凉,虽然王国宝不招世家豪族的待见,尤其是让当朝权臣谢安讨厌,但是好歹人家也是一等豪族太原王氏的嫡系。 对于袁悦之他们来说,也算得上是一棵可以依靠的大树,现在,这棵大树倒下了,虽然兄弟们嘴上不说,但是心里也是嘀咕的很。 这以后,朝廷上还有没有他们的位置了? 作为王国宝的死 ,会不会被针对? 这些原本都是大臣们考虑的问题,而随着王恭上位,新君登基,一切似乎都 刃而解了。 新君是个 臭未干的小婴儿,话还不会说,更无所谓仇恨,针对,只要讨好了王恭,至少不要招他讨厌, 子似乎就可以继续过下去,一切都没有什么改变。 得到了大臣们的认可,王恭也欣 的离开了显 殿,虽然逃离了是非之地,但是,王阿宁今天的任务还并没有全都完成。 京口那边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 北府兵能不能控制的住? 他急于知道这些消息,回到府上就立刻修书一封,派人送往京口,他十分期待王谧能够给他一个回音。 那个人,应该也事希望看到今天的结果的吧! 他总不会脑残到想让司马道子登基吧! 虽然送出了书信,但是王恭对能不能收到回复也是心中忐忑。 虽然王稚远是个体面人,但是吧,毕竟,现在局势不一样了,谢安将北府兵 给了王谧管理,这就等于是把大晋的军权 到了她的手里。再加上他和荆州兵桓氏一族的关系也是十分的密切。 这样的情况下,等到王谧把北府兵彻底降服,他和王恭就可以分庭抗礼了。 而他王恭也不得不佩服谢安,这一招做的实在是妙得很,看似不动声 ,事事忍让,其实人家早就已经都安排好了。 这以后,大晋的军事就是我谢家说了算,虽说王谧是琅琊王家人,但是,他的仕途能够一飞冲天也是托了谢安的福气。 王稚远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同样也恩怨分明,他不可能抛下恩人,一心为他琅琊王家谋划的。 这一点,王恭心中有数,他的狗头军师王珣也是这样认为的。 别看王珣平 里云淡风轻不问世事的模样,但其实,人家也一直在为小团体贡献力量。 那王谧在王府上的许多行动,包括言谈举止, 常的 情,王恭能了解的这样清楚,都是托了王珣的福气。 这样一位有情有义的人物,在他羽翼还未丰 之前,或者说,在谢安还健在的时候,他王谧是一定会听从谢安的调遣的。 借由一桩婚事,谢安就把这位在大晋冉冉升起的新星拉拢到自己的阵营中,不得不说,谢老头着实厉害。 看似没有争权夺利,甚至连朝堂都很少来光顾,但其实,人家在背地里早就已经把棋子都布置好了。 而现在,似乎也只能寄希望于王稚远愿意配合了,毕竟,上次王恭已经去探过话了,而谢安并不想把多余的消息透 给他。 想从谢安那只老狐狸嘴里套出话来,简直比登天还难,王恭也不是登山 好者,更不打算去登天。 于是,他只能想一些人间的办法了。 正在王恭把信终于送出去的这一刻,王府小厮匆匆进门,还没稳住身形,就急火火的说道:“主公,太后娘娘有请。” 王恭眉头一挑,太后? 这个称呼还真是不太习惯,想到如花似玉的妹子,皇后的瘾头还没做够就一朝变成了太后,不免竟生出许多哀婉的情绪。 刚才在 里,一转头就可以见到的时候,她不想着要见面,现在都出 了,反而让人折腾。 是不是当了太后, 情就不太正常了? 也对,皇后太后一字之差,看起来差距不大,但实际上,那个差距是大了去了。 这就等于是凭空长了一辈,更不要说,明明就没有生育过的王贞英,现在还要担负起带小孩的任务。 时不时的发发脾气,耍一耍小 也是可以理解的。 建康 中,太后王贞英把怀里的小皇帝 给 娘,终于解 了,虽然这孩子的生母还在,但是按照 里的规矩,自从他被选为新皇帝,他就与他的生母断绝了联系。 只能挂靠在王贞英的名下,拥立王贞英当太后。 而王贞英,当然不会自己带孩子,孩子又不是从她的肚子里跑出来的,当然是 给 母了。 于是乎,这一天到晚最累的时候,也就是要在朝堂上扮演太后的时候。 手里捧着婴儿,为了太后的尊贵,还得把架子支棱起来。 累!Xiap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