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信私心里是想同意成国的,但此事重大,还得问过赵含章,而且,那里的晋臣,此时还不知是否会听赵含章命令。 洛收到消息,此事就摆在了文武大臣们面前。 刚从梁县回来的赵申只看一眼便道:“大将军若想统管三郡,要么从广汉经过,要么渡过天险,但天险难过,路上行军便可能损失二三成。” 第1054章 为民 他就是带着人一路从那里面跑出来的,路上就算没有土匪,他们也损失了近一半的人口,其中有两成半死于饥饿,还有一成半则是死于道路艰难。 这还是因为他带出来的都是蜀人,他们从小腾高越低习惯了,外人进川,死亡率会更高。 赵申道:“大将军若要出兵蜀国,我是将的不二人选,论对蜀地的了解,朝中无人及我。” 赵含章想的却是,“蜀地的百姓会希望我出兵吗?” 赵申微楞。 赵含章问道:“涪陵、巴郡几地会想归我统治,还是归成王统治?我与他有多大的区别?” 汲渊道:“论治民,自是将军在他之上。” 赵含章:“那我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治理到三郡,三郡的百姓又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和时间才能被我统治到?” 群臣沉默。 赵含章叹息一声。 明预道:“大将军,人不能只看眼前之利,为了大计,眼前的利益可以暂时舍弃。” 赵含章:“眼前的蜀地百姓可愿意被我们舍弃吗?” 要是一个人,两个人也就算了,赵含章不是心慈手软之人,哪怕睁着眼睛直面痛苦也会舍弃。 可这是三郡百姓的生死,甚至会波及到整个巴蜀地区的百姓,为争夺那三个郡,她这里也要出兵,就算占下那三处,物资也很难从外面运到那三个郡,他们的发展还是要倚靠广汉一带的成国。 若是不能和外界联通,他们的粮荒什么时候才能渡过? 全靠自给自足,他们归顺赵含章的意义何在呢? 就为了赵含章一人“不弃国土”的好名声,为了将来能够更顺利的收复蜀国吗? 那,到底是放弃三郡,将来收复蜀国的付出的代价大,还是现在占领三郡,让治下之民陷于穷困粮荒和战争中的代价大呢? 赵含章从不觉得战争是最恐怖的。 天灾,饥饿和寒冷,物资的匮乏,那才是最恐怖的。 前者死得很快,似乎战损率很高; 后者死得很慢,似乎死亡率很低,但她上过战场,混迹过民军,知道这些官方统计的数据有多假。 饿死的、冻死的,因为饥寒生病死的,都可以少统计,或者不统计,将其归为民冲突,土匪抢掠,病死老死等一系列理由。 然后报上来的数据漂亮又合理。 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会知道这一笔笔数字是在诛心,赵含章岂敢在明知实情的情况下还忽略此情? 所以她思考许久,还是道:“让赵信答应他,除保留汉中外,广汉以南的巴蜀之地全归成王。” “大将军不可!”明预不赞同,“您这是卖国啊!” 赵含章面坚毅,“成国为我藩属国,何来的卖国之说?” “藩属国也是外国,除非直接受朝廷管理,否则都是外国,”明预沉声道:“难道就为了回弘农公主,大将军要弃社稷于不顾吗?” 汲渊本来也站明预这边的,闻言不高兴了,反驳道:“明中书,大将军此举分明是为了蜀地百姓,跟弘农公主有何关系?” “怎么没有,要不是为了接回弘农公主,大将军怎会派赵信去谈判?”明预:“现在就算我们不手,李雄也难以攻下巴蜀其他郡县,让他们自消耗,将来我们坐收渔翁之利……” 赵含章问道:“他们自消耗,消耗的是谁?” 明预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 消耗的当然是蜀地军民和财政,荆州和鄱湖一带为何涌入这么多川蜀民,不就是因为他们在蜀地已经活不下去? 有人能逃出来,可更多人是逃不出来,也没有勇气逃出来的。 这些人难道就活该被战争拖死在蜀地内吗? 明预几次张嘴都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赵含章已经拍板,“此事就这么定了,赵云欣,拟一封电报。” 赵云欣应下,当场拟好电报给她。 赵含章看了一眼后递给汲渊,汲渊看过,拿出一方小印按上去,然后转手给明预。 明预:…… 他接过,在众人的注视下思考了许久,还是按上了自己的印章。 赵云欣接过递回来的命令,当即送去给电报所发出去。 赵含章见大家脸上都很严肃,便笑道:“诸君也不要过于严肃嘛,对收回蜀地,我还是很有信心的。” 明预提醒她道:“李雄正当壮年,今年三十有七,我观他还能活很久,从他这几年的政令来看,他宽厚和煦,护百姓,知人善用,只怕二十年之后,蜀地百姓只知成王,而不知陛下。” 当然,也不会知道赵含章。 赵含章哈哈大笑道:“明先生放心,我比他更年轻,会比他活得更久,也会比他更护百姓,更知人善用。将来,明先生定要以此勉励我,莫要我行差踏错,收不回今放出去的蜀地。” 明预听了脸好看了许多,其他大臣也松了一口气,赵含章有这个心便好,倒不失为一段君臣,啊呸,是臣僚之间的佳话。 赵信拿到回信后,当即频繁的进和成国朝廷谈判,这让李雄心生疑虑。 不由的问范长生,“奇怪,他的信刚寄出去,怎么就一副笃定赵含章会答应的样子与我们谈判了?” 范长生不语,一旁的官员道:“或许这本就是他的使臣之权。” 李雄去看范长生。 范长生摇了摇头道:“不,他应该是和赵含章联系上了,得到了指示。” 李雄:“可是我们前天才有了进展,便是当即把信送出去,此时也刚到汉中吧?怎么就能收到回信了?” 范长生道:“臣一直有一惑,赵含章出兵汉中太突然了,不像是早有准备,可临时起意,她已经派了赵信为使臣,没收到他的回信便派出大军,这也不似她的为人……” “所以我怀疑她是收到了赵信的信息,知道我们提出了条件才紧急出兵占领汉中的。” 李雄:“这不可能,当朝中所议皆是临时起意,赵信不可能提前得到消息。” “那要是当时知道后才传出消息呢?” “赵含章是有千里耳吗?”李雄问,“怎么可能那么快收到消息?” 范长生喃喃,“万一就是千里耳呢?” 他道:“外界不是一直有传言,赵家军中有神器,可以如雷电破开城门,也能如雷电千里传音吗?” 第1055章 祸之 李雄是武人出身,他可没有范长生的想象力,直接就否定道:“不可能!子不语怪力神……不是,我的意思是这世上没有神力,也不是……” 李雄痛苦的闭上嘴巴,“丞相,你就当我什么都没说吧。” 要怎么告诉他信神仙道场的丞相,他一点儿也不相信鬼神? 范长生却很平和,似乎并不在意皇帝的言辞,他坚信道:“人于宇宙之中太过藐小,人力有限,所知亦有限,陛下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判断世上无神异并无错,不过,臣以自己的见识断定世上有神异亦无错。” 那不还是他错了吗? 李雄心中嘀咕,毕竟,论起知识和见闻,范长生比他多半个世纪的时间呢。 范长生坚信赵含章有神异之处,因此要求李雄多注意赵信。 李雄应下了,就算不为神异,他也要多注意赵信一行人的。 等李雄吩咐下去,范长生就要告辞,李雄忙叫住他,郑重的道:“丞相,我想要设立太子。” 范长生愣了一下后明白过来,他们已经决定退一步,那就要在正式立盟前立好太子,不然等成帝变成成王,到时候设立继承人就不是李雄一人说了算的。 晋国成为宗主国,赵含章是有权参与成国设立继承人的,到时候她要是不李雄的人选,总会找各种借口拒绝,然后手继承人的选定,范长生已经能想象得到,她要是借此削弱成国,成国皇室会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 尤其,李雄选定的继承人还有些特殊。 范长生一脸严肃的问道:“陛下已经拿定主意了吗?” 李雄认真的点头,“朕早有此意,原先不过是想等蜀地更安稳一些,孩子们也更成一点。如今却是等不及了。” 范长生便拱手道:“臣,遵旨!” 于是,第二天朝会上,李雄便正式提出立侄子李班为太子。 群臣一听,纷纷上书劝诫,认为李雄有这么多儿子,不应该从侄子里选继承人,应该把太子之位给他的儿子们,否则,王朝将来会生混。 李雄不听,坚持要立李班,“当初起兵,本不希求帝王基业,不过适逢大,生灵涂炭,这才群情举兵起义,而各位推举我处于王公以上,这份功劳本是先帝的。” 李雄自立为帝以后就把他爹追为皇帝了。 “家兄是嫡亲血统,大祚应归他继承,他明智聪睿,又恢弘而懿美,降生于尘世,本是领了上天旨意而来,只是大事垂成,死于战场。”李雄伤道:“李班资质上佳,情仁厚,又孝顺好学,承其父美质,必成大器。” 话是这样说,但朝臣们不觉得这个主意好啊,尤其是李骧和司徒王达,跪在地上把头磕得哐哐响,“陛下慎重啊,先王树立太子是为防止篡位夺权,吴子和宋宣公的前车之鉴在前,侄子再像儿子,哪里比得上真儿子呢?恳请陛下深思!” 但李雄早深思过了,坚持要立,群臣拗不过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下旨。 在驿站里的赵信听到这个消息,握着茶杯呆立半天,回过神来后低下头看着手中的茶水,叹道:“成王为何昏头?专诸刺王僚的前车之鉴在,他没读过《战国策》,难道朝中诸臣也都没读过吗?” 候在一旁的亲兵努力的想了想后道:“使臣,我刚学完第九十八个字,也没读过《战国策》,不过我大约知道成王为何立侄子,不立他的儿子。” 赵信:“为什么?” “因为他的儿子都太蛋了,”在赵信的目光下,亲兵连忙改口,“我是说太坏了。” “您不知道,因为成王当了皇帝,李家的子弟都凶得很,在城中横行霸道,尤其是他的几个儿子,奢靡成风,听说成王每顿都只吃四菜一汤,节俭得很,结果他的几个儿子,每山珍海味不断,招摇过市,谁管也不听。” “但李班就不一样了,他情温和,为人宽厚,还礼贤下士,是所有李氏子弟中名声最好的一个。” 跟在赵含章身边,见惯了她虚情假意的赵信率先怀疑,“他装的?”XiAP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