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草所制的蒲团竟也格外易燃,接连向下烧出一片火海。 太子镇定救驾,临危不地带领侍制火势。 火舌游走,洛久瑶望着那块碎裂在火海中的匾额。 匾额是建成祭殿时洛淮亲手所题,上书着——‘澄心正’,以彰先皇后美德。 而如今,那四个字已在火中燃尽了,蒸腾出金灿灿的火光来。 格外好看。 第3章 好一会儿,火势渐消。 持祭礼的淑妃跪地请罪。 自先皇后故去,淑妃管理内廷多年,颇有些恩威并施的手段,中发生的事惯来闹不到洛淮眼前,几乎从未叫洛淮烦心过。 这么多年过去,哪里出过这等险些威胁圣命的纰漏? 那匾额自十三年前篆刻而成后高悬堂上,长景殿更是每年着工匠修缮,好好的,谁能想到它会平白无故落下来? 见洛淮面不善,众人大气也不敢出,一时之间,殿内唯余木屑与蒲草灰腾飞作响的声音。 洛淮瞥了一眼跪在脚下的淑妃,又看向被火烧掉半只衣袖的太子,一拂衣袖,将调查一事于太子。 圣上发了话,众人跪安。 起身之际,洛久瑶悄声伸手,在蒲团侧捻了一指未来得及燃尽的蒲草碎屑与烧过的灰烬。 她心中有疑——按说寻常的蒲草易燃,却无法一瞬窜出三尺余高的火焰。 起身之际,一道视线落在她身上,洛久瑶抬眼,对上洛久珹居高临下的,带着鄙夷的目光。 洛久瑶:“……” 如果她的知没有出错,匾额砸落时是洛久珹拽过她,她这才免于被木匾迸溅出的残片砸伤。 洛久珹没好气地瞥向她指尖的草屑尘灰,又扫过她跌倒时蹭破,已然渗出血丝的手掌,不屑冷哼,将目光别开了。 洛久瑶收回目光,觉得有些荒谬。 她是知道的,洛久珹曾恨极了她。 皇城中的冷不比若芦巷,是座只差将钉子嵌进去的泥棺材。 当年洛久珹的生母容妃被褫夺封号贬为庶人,幽冷十年,这十年间,洛久珹寻了千百种法子想要入内探望,始终未能得见一眼。 直到容妃死在冷,洛久珹见到母亲盖着白布的尸身。 洛久瑶难以理解洛久珹救她的缘由,只能想,大概他不想她这么痛快的死。 -- 圣驾没有立刻回,洛淮下旨,安置众人在行的别苑休息一晚。 一来天寒地冻雪路难行,此时回去深夜才能到达皇城,二是祭礼上出了子,理应给人平复惊的时间,更要等太子将事态查明,给参祭的众臣一个待。 回到行的居所,洛久瑶的心绪始终难以安稳。 她的手已洗净了,在祭殿捻起的一指草屑并非无用,他们膝下的蒲团中,被人掺了煤粉进去。 煤粉易燃,三年前,她在若芦巷时曾亲历一场大火,纵火者便是以煤粉为引。 可若说是有人用此法害人,如此漫无目的,似乎太奇怪了些。 洛久瑶将那枚藏在衣袖中的铁钉放在掌心。 是一枚长钉,有些锈蚀了,横向断裂,切面平整,显然不是因木匾掉落而折断——是被刀刃横切断的。 洛久瑶重新将铁钉揣回袖中。 如今的变故是前世不曾有的,比如砸落的匾额,比如燃在祭殿里的大火。 有什么冥冥中正发生着改变,她却捉不住变故的源头。 悬着的一颗心始终放不下,她抬手覆上心口,右手的指骨随着腔的震动微微发颤。 于是她只能试图朝好的方向想,如果这是预兆,是不是昭示着她此生的轨迹也有希望偏离……她是不是也有机会走到与前世截然不同的命运里去? 黄昏时分,雪再一次落下来。 雪粒簌簌,夕照却还挂在天边。 洛久瑶推开窗,任风雪淋漓涌入。 赤赭的夕照也顺着花窗开合的一隅闯进来,倾洒在桌案上。 她过去是十分喜雪的,如今也恨不起来。 空茫,干净,燕京城郊的那场大雪从来不是杀死她的凶犯,只是为她收敛尸骨的棺椁。 洛久瑶看了一会儿雪,直到落雪将小院里的脚印也抹去了,她用镇尺了纸张,提起笔。 她的字与当年的已有了很大的差别,想一改笔触去仿本该属于她十五岁时的笔迹,却迟疑,继续写下去了。 笔触有力,刚则铁画,媚若银钩,然而心绪不定,提笔落字,却隐隐带着些不稳的颤。 洛久瑶凝了凝神,一笔笔落下,手腕渐渐平稳。 一如她此时的心绪。 乌沉沉的墨洇在纸上,墨迹由深变浅,最终散开了。 “……常思晚秋醉,未与故人疏。” 她轻声念,于是又想起沈林,他极少言说心绪,到不宁时,他总是练字。 她是见过的,在沈府,与沈家亲近的程家突生变故,她得了消息出寻他,才走到书房,便见到他在窗边写字。 那时洛久瑶不解,只道练字只会令她更加急躁不安,后来却发现这种办法于她,竟也是最能安定心神的一种。 最后一笔落下,房门被轻声叩响。 侍女桃夭走到她身畔:“殿下,长景殿的子有消息了。”xIap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