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千万千万不要看不起卖糖水的人! 啤酒市场有些类似饮料市场,尽管几十年间诸多企业、品牌你方唱罢我登场,但熬到最后的还是那群“老家伙”,尤其是最狠的那批“老家伙”。 …… 拿下了清源啤酒厂,接下来就是王昱业大战身手的时候了。 在老厂长的辅助下,王昱业大刀阔斧地对清源啤酒的管理层进行调整。 该辞退的辞退,该提拔的提拔,多余的岗位全部撤销…… 拥有百分百股权的企业就是 ,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进行改造。 有老厂长的协助,此番调整并没有闹得人心惶惶。 毕竟,谁是真的有本事的,谁是真正做事的,谁是浑水摸鱼的,其实大家心里门清。 如今是新老板新气象,对于真正的人才,都得到了提拔,大家心里反而是对未来充 希望的。 齐政清楚地认识到,在啤酒行业,要拼资金,要拼产品,但最终拼的是人才梯队。 只有将最优秀的人才招至麾下,给他们平台去一展才华,才能一统江湖。 但这还不够, 群只有在 王的带领下才能迸发出最强的战斗力。 齐政需要找一头 王。 王昱业只是暂时代管清源啤酒,顺便为继任者扫清障碍,最终是要回归集团总部的。 而嘉谷本身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也 不出人手。 所以要想找到合适的 王,还得靠老厂长。 老厂长浸 行业多年,人脉自然不是齐政可以比拟的。 他按照齐政的要求,慎重考虑了几天后,才提供给齐政一个人选。 巧的是,这个人与清源啤酒曾有过一段不浅的缘分,不过是孽缘就是了。 …… 第80章 合作愉快 一方人喝一方啤酒。 何长川是伴随着岷省本地啤酒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 他刚进入行业之时,本省啤酒品牌林立,各有秋千,承载了多少人的青 记忆。 二十年后,跟很多人逝去的青 一样,众多区域品牌,在厮杀中,都远去了,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折戟在他手上的品牌也不是一两个,可以说,汇泉啤酒能有今天的地位,何长川功不可没。 汇泉啤酒在岷省已经是第一阵营了,可惜放眼全国,微不足道。 所以下一步的选择就很重要了。 奈何他想要对外扩展,老板却只想等待巨头的招安。 何长川一时有些丧气,这么多年的拼搏,难不成就是为了给他人做嫁衣? 就在他彷徨之际,清源啤酒的老厂长向他发来邀请。 老厂长是他的伯乐。当年一手将他从一个工人提拔到销售骨干的位置,不可谓不看重。 只是老厂长退休后,新的管理层不待见自己,导致他愤而投身敌营,并助汇泉啤酒步步为营,将清源啤酒打得落花 水。 如今的清源啤酒黯淡无光,不过是勉力支撑。 老厂长却从没责怪过他,反而在其他人骂自己是叛徒的时候,主动为他辩护,既然各为其主,自当尽心尽力。 何长川很![](//www.xiape.com/ig/gan.png) 老厂长的一贯维护。 他知道清源啤酒厂已经被新的投资方收购了,老厂长此时邀请自己,来意不说自明。 所以他欣然赴会。 …… 齐政看着何长川,这个老厂长口中的得意门生。 从清源啤酒起步,被排挤后跳槽到竞争对手的阵营,一手帮助曾经的敌营对老东家反戈一击。 此举褒贬不一,有人觉得是 气回肠的复仇,有人觉得是忘恩负义的背叛…… 齐政倒是没有什么负面看法。 就像老厂长所说,各为其主罢了。你留不住人才,人才自然会为他人所有。 他好奇的是,如今的汇泉啤酒已经将清源啤酒 制在全州一隅之地了,何长川怎么会舍近求远,重新对清源啤酒 兴趣呢? 两人没有在办公室里正襟危坐,面对面地进行面试。 他们是一边在厂里参观,一边轻松地聊天。 管理层的调整并没有影响生产线的运转,生产车间仍是忙碌一片。 两人没有在车间多逗留,参观完就默默离开了。 何长川不无 慨道:“当年我也是从生产车间出来的,如果没有老厂长的提携,绝对没有今天的我。如今重回此地, 觉物是人非啊。” “因此你就痛快地答应了老厂长的邀请?”齐政笑问道。 何长川也不否认,“有这方面的原因。当然,我觉得汇泉啤酒前途渺茫也是另一个原因。” “噢?如果不是商业机密的话,方便说说吗?” 何长川微微苦笑,“其实也不算什么机密,行内人差不多都知道,汇泉啤酒现在就是一门心思地待价而沽,等待着巨头的招降。” 回想起收集到的资料,齐政有点印象了。 “被巨头收购后你不是能进入了一个更大的平台?不好吗?”齐政若有所指地问道。 何长川抿抿嘴,低叹一声,“也许对很多人来说这种选择才是更好的吧。但我只是觉得不甘心。凭什么一定要在巨头的羽翼下才能生存?其实也不好说是骨气还是倔强,反正我个人觉得,总得闯出一条自己的路才能不留遗憾。” 齐政有些理解何长川的看法,总有些人不甘屈人之下,自己也是同一类人。 但要有本事的人才能算怀才不遇,没本事的就只是心比天高牢 太盛。 那么眼前的何长川是前者还是后者呢? 齐政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是转到另一个话题上:“老厂长对你很是看好。我要为清源啤酒找一个掌舵人,他第一时间就推荐了你。但是,我不会因为你是老厂长的得意门生就另眼相看,如果你不符合我的要求,那么只能说抱歉了。” 何长川知道这就是正式的面试了,他点点头:“当然,合则并不合则散,人之常情。老厂长能想到我,我就已经![](//www.xiape.com/ig/gan.png) 不尽了。” “好。那你觉得,新生的清源啤酒应该怎么突围?”齐政直入主题。 何长川收敛心神,仔细思考片刻,缓缓道:“其实如今入场已经算是很晚了,但是不能说没有机会。” “整个中国市场,几乎都在啤酒巨头的争夺范围之中,其中有区域争霸的野心、有经济掠夺的 望、有市场保护的影子……太多的市场争夺因素、势力,在各自的领地内施展他们疯狂地竞争力量。而拥有资本意味着拥有一切所需要的能力,全国 的和区域 的都在追逐一切可能的资本。” 说到这他看了齐政一眼。 齐政平静以对,没有解释什么。 何长川见状收回目光,继续道:“以前国内啤酒资本的扩张杀伐,虽然凌厉,却缺乏效率和整合,只是一种市场战略上的争夺和布局;虽然品牌和市场集中了,但在关键的赢利能力提升上举步维艰,成为了做大做强的瓶颈。” “在中国啤酒大扩张的时期,为了抢占市场份额、 制竞争对手,实际上很多巨头在区域市场的布局是不赚钱的。但这是低端产品的打法,高端产品打的是品牌和技术战。这就给了那些过去份额不高,但品牌力、产品力出 的企业以崛起的机会。” “所以清源啤酒的突围之路,应该从中高端入手,打造差异化高品质品牌战略,进一步挖掘消费者的喜好,在啤酒品类、口 和个 化包装上求新求变。” 齐政内心暗赞,嘴上却故意反问:“你是说要将清源啤酒打造成高端品牌?可是现在的市场主要是中低端吧,高端市场有限,又面临着百威等外资巨头的围剿,走这条路更加艰难吧?” 何长川心里隐隐有些失望,但还是认真地回答道:“其实我觉得最好是打造‘1 1’的品牌战略,一个主打中低端市场,一个主攻高端市场。只有做到高低端并重,才能充分体现竞争力。” “我其实并不看好青啤如今的多品牌战略,反而是雪啤的单一品牌战略更有优势。集中资源是品牌价值的快速积累和放大的保证,真正是一拳之力胜于五指。” “但是单一的品牌战略也有隐忧。那就是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市场终归有一天会进化。当啤酒行业冲过高点回归品质时,战略 扩张已经几乎没有必要了,尽可能提升盈利能力才是重点。到那时,低端品牌不仅消耗了大量资源导致利润率低,也掣肘了品牌的未来竞争力。” 说到这一步,何长川停了下来。 这已经是他多年来深思 虑的经验之谈,但一直得不到汇泉啤酒老板的认同。 如果齐政也是同样的想法,那他也没有必要多费口水了。 他就是一个内心自傲的人,他相信,如今的中国,没有几个人比他对啤酒行业的未来认识更加深刻。 齐政大概看出何长川的想法,微微一笑:“国内如今的啤酒市场结构呈金字塔型:90%以上是低价位市场,中价位市场约占7%,高价位市场仅占3%。但我相信,不出十年,中高端的占比将会高速上涨。目前啤酒市场的竞争还主要体现在地盘战和资本收购,但想要真正走出困局,就要有自己的高端品牌。” 何长川闻言内心一震。 “你的眼光不错。”齐政衷心赞叹道。 何长川心 有点起伏,这是终于得到认可了吗? 齐政似乎能 受到何长川的情绪波动,想来他的这番观点也不是谁都会认同的吧。 但是以后世的眼光来看,何长川全部说中了。 当市场的格局看似已经固定后,啤酒巨头们却在调整产品线开发高端新品、关闭低端闲置产能,收缩战线、回归核心市场。 随着中产阶级崛起,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个 化消费观大行其道,啤酒市场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低端啤酒艰难匍匐,高端啤酒高歌猛进。 而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便是百威和嘉士伯。 何长川能看到十多年后的市场变化,实在是惊世骇俗,也因此注定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认可。 但齐政也不是一般人。 接下来的闲谈,从建立品牌到渠道推广,从市场格局到大势所趋,让何长川彻底 受到了齐政的不凡之处,望向齐政的目光也从先前的平视变成了赞叹和敬佩。 最后,齐政主动伸出手,“那么,合作愉快?” 何长川一笑,回以握手,“合作愉快!” ……xIApe.Com |